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黄梦
崇州市七一实验小学 五年级八班 王毓言
早就听闻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这次研学之旅中,我第一次踏上澳门的土地,在海鸥点点的碧空下,迎着海风,拾级而上,亲手触摸这座宏伟壮丽的建筑。
大三巴牌坊原是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因在葡语里“圣保禄”与中文“三巴”发音相近,便有了这个亲切的俗称。教堂在1602年开始动工,1637年落成,1835年的一场大火却将其焚毁,仅存这面断壁屹立至今。

大三巴牌坊由花岗岩筑成,整体呈三角形前壁,像一座精雕细琢的屏风矗立在山丘之上。它共分了上下五层,每层都布满了浮雕。顶层中央是一只象征圣灵的白鸽,周围环绕着太阳、月亮和星辰;往下依次是少年耶稣像和圣母像,神态庄严;第三层立着四尊耶稣教会的信徒铜像,身披长袍,姿态肃静;第四层是刻有圣经故事的浮雕,人物虽小,却栩栩如生;最下层是三道拱门,中门门楣刻着“信仰之门”字样。
站在68级台阶前,每向上一步,都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指尖触摸着那些古老的石头,仿佛自己正在完好无损的大三巴牌坊里随意走动。转到牌坊的后面,看起来明显比前壁“苍老”多了,残垣断壁,三次大火焚烧过的退迹在后面完完全全地呈现了出来,好像一百多年前的那几场大火中,自己是一位亲历者。如今,它虽然只剩前壁,褪去了昔日的富丽,却更显风骨凛然。

参观完大三巴牌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澳门历史文化的象征,它见证西方殖民者在澳门的飞扬跋扈,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也见证了美丽中国的伟大复兴。当海风再次吹过,波涛再次激荡,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声音,会告诉我们更多,更多的澳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