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黄梦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10月23讯(张红)2025年10月24日下午,成都市温江区寿安学校7年级4班的同学们在学校未来教室内,一场跨越山河、贯通古今的“建筑之旅”正在精彩上演。在学校精心组织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走进世界的名胜古迹”中,同学们在四川少儿电视《阳光起跑线》钱老师的引领下,不仅领略了全球建筑的非凡魅力,更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展开了深入思考与激烈辩论。


徜徉建筑长廊,激荡思辨火花
本次课程分为上下两节,内容层层递进,形式生动活泼。
第一节课是“视觉盛宴,初识瑰宝”。钱老师充分利用未来教室的技术优势,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和多个短视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场“云端”环球飞行。从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庄严宏伟、色彩斑斓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到承载历史记忆的莫斯科红场;再从意大利奇迹广场上令人惊叹的比萨大教堂与因其“失误”而闻名遐迩的比萨斜塔;最后飞越至埃及,凝视那古老而神秘的金字塔群。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在光影交错中感受不同文明背景下建筑的独特语言与艺术成就,初步建立起对世界著名建筑的直观认知与审美体验。




第二节课则深入“对比探究与思辨升华”。钱老师巧妙地将视角引回本土,引导学生们进行中外建筑的对比分析。气势恢宏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与历史厚重的莫斯科红场有何异同?东方威尼斯——苏州的婉约水巷与意大利威尼斯的水城风光各自蕴含着怎样的人居智慧与文化密码?通过这些具体案例的比较,学生们不仅看到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更开始思考其背后深厚的历史、地理、人文因素。



课程的高潮部分是一场围绕“对于古建筑,应保留原状还是积极修葺?”的微型辩论赛。正方同学强调古建筑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见证者和文化载体的原始价值,主张最大限度保留其历史痕迹,认为“沧桑本身即是历史的一部分”。反方同学则从建筑安全、功能延续与文化传承的动态性出发,主张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必要的修葺,让古建筑“活”在当下。双方引经据典,据理力争,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思想的碰撞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更深化了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全球性议题的理解,认识到其复杂性与多元视角。



播种未来,连接世界
本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它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颗颗面向世界、理解多元文化的种子在心田的播撒。通过欣赏异域建筑之美,对比中外文明之异同,畅言遗产保护之策,寿安学校的学子们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初步培养了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感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未来,学校将继续丰富国际理解教育的形式与内涵,助力孩子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