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黄梦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10月15日讯(刘梦婷)为了加强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意识”,2025年10月15日,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小学校长安路分校4年级英语社团的同学们在四川少儿电视《阳光起跑线》栏目组专业老师刘梦婷的带领下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课程,该课程以中国传统国粹文化——皮影为主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这项中国汉族民间的古老传统艺术。

在第一节课程中,同学们首先学习了皮影的起源与历史,还了解到了皮影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等材料,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皮影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在互动环节中,刘老师用道具给大家展示了皮影戏里“西游记”的人物并演绎了其中人物特点片段。

在第二节课程上,刘老师首先让大家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一起讨论:如何向世界推荐皮影戏?同学们纷纷举手侃侃而谈,她们表示:皮影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演出技巧来说,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深层次的了解皮影文化。

课程中,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其他国家与皮影有关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等的皮影戏文化,还有西方国家的纸偶剧、手影表演、布偶戏等。

随后,刘老师分别邀请班上同学依次上台进行皮影戏《飞天》的演绎,从一名普通小女孩到不畏艰难险阻到成为“飞天”神女的故事,同学们在白色幕布后操作影人,配上有趣的台词讲述故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课程最后,同学们还分享了本次课程的收获和感想,他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不仅了解到中国皮影及其他国家类似的文化历史与发展,还学会了用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接纳不同的世界文化,并坚定保护和传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国际理解教育人文素养课程,旨在通过中国传统国粹文化皮影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更促进了他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和认同。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小学校长安路分校的实践证明,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人文素养和全球竞争力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