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黄梦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9月30日讯(易彬)上海市光明中学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百年名校,在法语教育和国际交流领域成果斐然。近日,记者就该校法语课程项目相关问题,专访了学校朱晓薇校长。


百年校史铸根基,法语教学承传统
光明中学由法国人于1886年创办,始名“法文书馆”,1911年更名为“中法学堂”,实行法国学制。朱校长介绍,开设法语班一方面是传承学校的历史传统,延续中法教育交流的脉络;另一方面是顺应全球化时代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机会,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国际交流结硕果,合作院校拓新局
在国际交流板块,光明中学与法国多所高中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如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A)等。学校开展的国际交流活动丰富多样,90年代起,优秀学生便赴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A)进行5年制本硕连读深造。此外,学校还通过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互访、教师交流等形式,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国际平台。


教育实践见成效,校友案例显实力
光明中学的毕业生常被高校评价为“后劲足、适应力强”,这源于学校一系列扎实的教育实践。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为每位学生开设两门外语,第一外语法语每周8-10课时,第二外语英语每周2课时;第一外语英语每周6课时,第二外语法语每周1课时。这种多语言学习环境锤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师资方面,90年代起法国驻沪领事馆派遣法籍教师来校执教,学校也特设中国籍法语专职教师,构建了优质的教学团队。
以校友陆佳亮为例,他在光明中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本科后赴法深造,以优异成绩获得工程师文凭,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是光明中学中法教育成果的典型代表。还有众多毕业生在法国企业任职,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适应力,在各自岗位上成就卓越。


展望未来绘蓝图,特色办学启新程
谈及未来发展,朱校长表示,在外语特色办学方面,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法语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法语教学品牌。在国际交流领域,将拓展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学校的合作,丰富国际交流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广阔的国际学习与交流机会,持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新闻背景:上海光明中学校长朱晓薇简介
朱晓薇,1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光明中学校长、黄浦区政协委员 。199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2013年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学位,2021年10月起执掌光明中学。她深耕教育领域数十年,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秉持“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理念,传承校史积淀,做强法语教育特色,推进“育鹰工程”建强师资梯队,打造德育品牌 。创新推动“协商文化进校园”,通过“模拟政协”等活动构建大思政格局,培养“向光而立、知明而行”的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