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记者-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

首 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项”上生长 有“融”则灵——崇州教育人赴沪交流取“真金”解锁国际理解教育新密码

2025/9/30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黄梦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9月30日讯(易彬)9月23日至26日,崇州市国际理解教育优质学校的18名教师组成交流团,在成都市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委会理事长刘旭专家的带领下,赴上海开展为期四天的研学活动,深入四所标杆学校在实地参访、专题研讨与深度对话中汲取先进教育经验,为区域国际理解教育提质注入新动能。

研学首站,交流团走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小学南校。在党支部书记马亚琴的引导下,教师们沿“真火”少先队空间、校训石、校史馆等点位,系统学习学校以红色文化铸魂、以“学做人”校训育人的办学特色。座谈中,马亚琴详解党建引领下传统文化与国际理解教育的融合路径,刘旭理事长强调跨区域交流的价值,为崇州特色课程建设、中外人文交流实践提供方向指引。

次日,交流团分赴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与红色场馆。在天山一小,在未来广场、国际友好学校交流成果展参观中,老师们深刻领会了学校“儿童联通世界”办学理念。随后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享,深入了解该校“项目化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实践,实现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创新模式,搭建未来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全方位展现“项”上生长的育人成效。下午,教师们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在红色教育中筑牢育人初心。

活动最后一天,交流团聚焦“艺术育人”与“AI赋能”两大主题,先后参访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与静安区和田路小学。在上音实验学校,“艺术教育金字塔”模式(基础普及-社团推进-精英培养)与《妙竹声趣》等跨学科课程,为崇州美育与学科融合提供新思路;在和田路小学,AI智能批阅系统、科创素养培育体系及AI赋能语文习作讲评等实践,直观展现技术如何解决教学痛点、提升育人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