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黄梦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3月7日讯(易彬 通讯员 胡莎)2025年3月5日上午,成都市“常青树”团队的张绍斌学监和导师陈帮全专程莅临彭州航空动力园区实验小学,一场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听课指导活动热烈开场。他们深入课堂,分别听了杨雪桃、冯佳思、文颖、王天怡四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课程内容横跨语文、数学两大基础学科,为校园注入了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也为教师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了新的航标。学校书记、校长贾菊和部分学科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杨雪桃老师在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上,以展示形态各异的恐龙图片作为开场,瞬间点燃学生兴趣,抛出“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疑问,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热情。在教学进程中,杨老师耐心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运用多种巧妙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含义,接着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并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助力学生明晰恐龙的演化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冯佳思老师带来的《忆江南》赏析课同样别开生面。上课伊始,冯老师以古诗词巧妙引入,成功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浓厚兴趣。课堂中,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让学生沉浸在诗词韵律之中,还借助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意思,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词中情景交融之美。

文颖老师的《装饰图中的奥秘》数学课从三八妇女节切入,借助“场景布置”情境图开启教学。学生们先踊跃分享自己发现的规律,随后尝试运用图形、数字、符号等多种形式直观展现规律,最后回归到真实任务思考“要做什么”,达成“规律认知—应用—创新”的目标,切实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王天怡老师在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的课堂上,独辟蹊径,引导学生借讲故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课堂上,学生围绕给定故事素材,积极思考其中蕴含的时间、数量等数学问题,小组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学生们各抒己见,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王老师则适时指导,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导师们听课后,与授课老师们展开了深入交流指导。两位导师一致认为,这四堂课教学结构完整,课堂氛围生动有趣,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对所学知识实现了有效拓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部分课程导入耗时较长,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学生活动开展不够丰富,在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未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问题。两位学监还鼓励老师们在后续教学中不断优化,提升教学质量。

此次常青树导师的听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学习机会。既展现了教师们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思路,也明确了改进方向。相信在导师们们的专业引领下,学校教师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课堂体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