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记者-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

首 页 -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儿科被称为“哑科”:人才一直都很缺

2015/8/11

  8月7日,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眼科医生在为儿童检测视力。

  儿科医生工作压力大、高风险、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儿科

  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出了一则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的通知,其中规定,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根据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加分录取”做法具体指,院前急救、儿科岗位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达到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全国统一合格线,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如果院前急救、儿科岗位从业人员成绩直接达到当年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全国统一合格线,则不需要加试,即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

  儿科医生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压力大、风险高、收入低,让不少人不再愿意从事儿科,儿科医生转行也并不少见。降分成为缓解人员匮乏的一种举措,但这种公开“降低门槛”的方式,并未得到公众的体谅,尤其是儿科专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项政策的出台并不奇怪,但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并没有太多方法可选。

  ■ 个例

  儿科专业不受欢迎

  郝彤(化名)是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儿科主任,她用工作压力大、高风险、收入低来形容儿科医生的现状。“有上班的点,没下班的点,这是儿科医生的常态。”郝彤说,儿科有诸多独特之处:非医疗性事务较多,比如,一个孩子打针,需要护士、家长都在,才能将孩子控制住。而作为一个“哑科”,医生与患儿通常很难直接交流病情,成为工作中比较费劲的一环,“大部分患儿无法自主描述症状,家长代为描述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而家长的描述未必准确,风险也相对增加。

  小王是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毕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去年刚刚进入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她描述的儿科医生现状与郝彤有相似之处:“四点半下班,因为患者多,拖班到六点半,甚至更晚是很常见的。”

  她读书时跟导师出过门诊,从早上7点半开始,看到下午1点是常事。多的时候,一上午要看60位患儿,“基本上就是三五分钟看一位。”小王表示,在有限的时间内,医生只能告知患儿是什么病、严不严重、需要吃药还是输液等最重要的问题,没有多少跟患者进一步交流的时间。

  郝彤称,儿科医生一直都很紧缺。她所在的科室,退休返聘的医生在科室占比过半,最年长的医生已经74岁。在招不到人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返聘医生,科室都无法正常运转。由于她所在的医院刚刚通过三甲医院评审,这似乎也给医生招聘提供了便利,这两年科室还进了几位医生。“我周围学医的人中,不会有人把儿科作为首选。”儿科在医院也“不受待见”

  除了儿科本身固有的特点之外,儿科在医院的地位似乎也很尴尬。郝彤介绍,因为用药量少等原因,儿科创收少,在医院中“并不受待见”,相应地,这会直接影响到科室医生的绩效收入。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收入似乎也没有多少体现。郝彤很坦诚,“儿科医生也得养家糊口,收入不高、又不受重视,改行的医生也不在少数。”

  小王也称,她周围的同学没多少人愿意学儿科,“从报考人数就能看出来,一位导师带一个学生,当时我们这只有2个人报考,其他专业的比我们高多了。”

  她也给出了周围同学不愿选儿科原因:危险性高、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她用“差距很大”来形容儿科与其他科室的收入比较。“尤其是男生,出于养家糊口的需求,一般都不会考虑报儿科。”

  对于新近出台的《通知》,郝彤表示,自己看到后觉得很“纠结”,这实际上就是降低了门槛,而且对儿科医生也是一种不公平,她认为这是间接地侮辱儿科医生,“难道儿科看病可以简单化吗?”小王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 现状

  缺口至少20万

  儿科医生紧缺并不是新话题,很长时间以来,儿科医生缺乏的报道也并不少见,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为儿科人才引进“开绿灯”、争取财政支持的举措。即便如此,儿科从业者依然感觉人才紧缺。中国的儿科医生究竟有多缺?

  根据报道,2010年左右,中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来为他们治疗,近两年这个比例下降到每千个儿童只有0.41位。然而全国13亿多人口中,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儿童。

  从另一组数据中也不难看出儿科医生的缺口,根据《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有执业医师246.6万,其中仅有3.9%是儿科医师,而有占全国总人口近17%的儿童需要他们的服务。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的一份调查也表明,比照欧美发达国家1∶1000的儿科医师配备标准,我国儿科医师缺口至少20万。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通知》虽说是加试加分,而其实际意义则是给“落榜者”一条“绿色通道”——“降分”录取。乍一看,像是政策优惠,而实际上是带有政策性歧视。

  原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儿科专家朱宗涵也曾表示,“10多年来,全国儿科医生数量只增加了5000人。”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综合性医院儿科呈现萎缩的趋势已有十余年,有的医院缩减了儿科的病床,有的医院干脆取消了儿科。儿科医生也一度面临就业困局,许多儿科医生自愿或被迫转行。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这句在医生圈里流行多年的调侃或许也是儿科的一个写照。

  网友说

  @烧伤超人阿宝

  儿科医生降分是什么概念?我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那年分数线是320,我考了480。只要是正规科班出身不傻不笨不懒的医生,超及格线几十分甚至上百分很轻松。执医考试,勉强及格都是差生!如果需要加分才能及格,那简直就是差生中的差生!儿科医生的要求应该比其他专业更高,你愿意把孩交给这种水平的医生吗?

  @水浒故事杂谈

  面对儿科医生紧缺现状,有关部门考虑降分录取,我看这一措施可行。分析造成当前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执业门槛过高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这一不利因素的束缚下,许多有志于儿科事业的年轻人往往不得不望洋兴叹。倘若降分成行,势必会吸引更多学子投身于儿科事业,壮大儿科医师队伍,更好满足医疗需要。

  @朱海峤医生

  卫计委的一纸降分令,给儿科医生泼了一脸冷水,简直是羞辱!难道儿科医生都是技低一等的吗?

  @加州冰雨

  “降分录取”能有效缓解儿科医生稀缺的现状,但要掌握好降分幅度。儿科相比其他科室更需要足够多的基本医学知识和责任心,基础太差也不利于日后医疗水平的提升。希望此举能让更多对儿科有兴趣的从业者进入其中,让病儿多些健康快乐,爸妈少些担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