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记者-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

首 页 -新闻中心-

暑期经济升温家长荷包出血 上万元成普遍

2013/8/23

  暑期临近尾声,福州市民李女士发现自己的“钱袋子”干瘪了不少。书法班、小提琴班、游泳课、羽毛球培训……今年小学毕业的女儿单暑期培训一项就花了3000多元。而7月底,母女两人的东南亚亲子游已经消费1.7万元,这样粗略算下来,李女士这个暑期的花销超过2万元。

  李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所在的班级,学生们暑期上培训班是家常便饭,而出国旅游更是潮流。记者通过对10多位福州家长的暑期消费调查发现,近半家庭账单超过1万元。除了电子产品等有形的实物消费外,旅游、娱乐、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出,也成为暑期消费的常态。

  最普遍:补习班+才艺培训

  “虽然考上了三中,还是不能放松,爸爸给你报了个衔接班。”初三毕业生小秦还没来得及享受升学的喜悦,父母已经提早规划了她剩下的假期。

  如果小秦父母是主动要求补习,那么李晓则是被“补习”的家长。“新初一的家长会早在暑假前就开了,老师一直强调衔接的重要性,老师都开口了,哪有不去的道理。”安抚着女儿,李晓拿出1000多元让女儿参加了衔接班。

  在福州的各大培训机构中,除了准初三、高三的学生外,小学、初中毕业生的身影随处可见。福州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戴小姐告诉记者,近年来,福州家长相当重视衔接过渡,因此暑期中衔接班异军突起。

  “在经过一学期的劳累紧张后,家长也想给孩子‘减负’,很多平时的学科补习都暂停下来。”但是为了孩子不至于无所事事,种类繁多的才艺培训也日渐红火。

  “放假一觉睡到早上9点,不是吃吃喝喝,就是打电脑看电视”,为了让懒散的儿子动起来,何琳和三两好友一合计,组团请了个私人教练,“每天上午雷打不动去游泳馆培训”。

  为了让孩子摆脱“宅在家里”的尴尬,与何琳有着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许多家长都煞费苦心地为孩子们“设计”暑假,“最好寓教于乐,孩子更容易接受”。于是,按小时课时计算的画画、英语、跳舞、游泳、羽毛球等才艺类培训班火爆异常。

  最烧钱:游学夏令营+旅游

  林红已经是连续第二年送女儿出国参加游学夏令营,“去年去英国花了2.8万元,孩子感觉很好,今年和几位同学结伴去日本,又花了1.2万元。归国后,她又开始策划明年的目的地了”。从女儿三岁起,林红就带着她四处旅游,如今女儿的足迹已走向了世界。

  “让孩子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就是价格过于昂贵,学的内容少,游也是走马观花。”林红说。

  有经济能力的家长还热衷于为孩子寻找有趣的夏令营。今年暑期,肖云就让9岁的女儿参加了一个国学夏令营。“在浙江的深山中,孩子诵读传统经典,而且女孩学弹古琴陶冶情操,男孩习武练拳强身健体”,8000元的费用肖云认为挺值得,“孩子开始学着独立,而且还能接受传统的文化熏陶”。

  王霞则带着11岁的儿子在江南走了一趟,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当这些课本里熟悉的场景和故事一一呈现在眼前,孩子的兴奋劲超过了王霞的预期。

  福建康辉国际旅行社工作人员透露,暑假期间业务暴增,七成以上是亲子游,花费三五千元十分正常。除了国内的北京、桂林、云南、港澳等经典线路,国外的韩国、泰国等线路也比较热门。特别是今年暑期福州高温持续,福州周边休闲避暑的亲子短途游也得到了众多家长的青睐。

  除了旅行社,部分酒店配合旅游电商推出了特别面向学生群体、亲子游市场的优惠活动。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下,旅行游学已经成为暑期消费账单中最烧钱的常规选项。

  最时尚:娱乐网购+美丽经济

  进入7月,电影市场开启了暑期档,榕城各家影院也铆足了劲,开出诸多优惠条件吸引学生观众。在宝龙的金逸影城大厅,三五成群的孩子正吃着爆米花等待入场。本是上座率较低的白天时段,因为暑期档的来临而人气旺了不少。

  在外地读书的大二学生小孙回福州后,一直马不停蹄地参加同学聚会,仔细一算,居然花了1000多元。相比之下,高二学生小林则理智很多,“经常去团购网站上淘宝,下载些商家优惠券或者参加团购,吃喝玩乐百元就能尽兴”。

  由于电脑、相机、影音产品是学生们暑假期间不可缺少的玩伴,进入7月后,电商企业以及家电卖场一道发力,各出高招占领暑期学生市场制高点。

  近日,记者走访福州大利嘉城发现,电脑和手机的销售趋于活跃,随着大学新生开始入学采购,暑期的学生旺季也进入最高潮,“这些装备五六千的花费少不了”。

  暑假伊始,方女士带上高中的女儿到口腔医院矫正牙齿,一下子花了1.2万元,“女孩子大了,对自己的容貌要求也高了”。最近几年,学生群体“美丽经济”开始风生水起,每逢暑假,牙科诊所、美容机构学生顾客越来越多,很多整形机构顺势推出了许多微整形项目优惠。

  针对形形色色的暑期消费,福州某中学教师刘萍表示,暑假本应该是开心、放松的,通过培训,规范学生暑期作息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在选择上一定要适度,不要一味求多。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如果是选择电子类产品,家长最好和学生一起了解产品的性价比,不要一味追赶潮流。

  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本钰则表示:“首先,家长必须明确自己的消费目的,不可盲目跟风;其次,要处理好孩子需求和经济实力的平衡,从实际出发,做到量力而行。”要教导孩子适当消费,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花的钱记录下来,然后一起检查哪些钱是不必花的,哪些钱花得物有所值,为孩子上一堂理财课。

  点评>>>

  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从众跟风,在孩子消费上出手大方,商家们则推波助澜,“暑期经济”一时风生水起。

  诚然,适度的消费无可厚非,但“钱”味太浓的“暑期经济”最终带给学生和家长的,是一份“血拼”后的沉重负担。于学生,是繁重课业的延续;而对于并不宽裕的家庭,则多了经济上的支出。希望家长少一份攀比和浪费,给孩子多一些自由和放松。父母们多花点时间,陪孩子了解社会,走向自然,投身运动场,这些亲子时光带给孩子的收获,远非金钱所能衡量。(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实习生 许一凡)

 

来源于新浪教育频道